寶米恰恰(2012年6月上映)

2009金馬創投會、
2010新聞局優良劇本、
2010國片輔導金、
2011高雄市電影補助

出品:影動亞洲
發行:博偉電影(迪士尼)、
   穀得電影
監製:徐立功、鄭潔心
製片:許家豪、曾瀚賢、陳俊榮
策畫:李亞梅
導演:楊貽茜、王傳宗
演員:黃姵嘉、姜康哲、
   歐陽倫、張詩盈、
   高英軒、李志奇、
   李之勤、錢薇娟
攝影指導:傅士英
藝術指導:黃文英
特效總監:陳振國、徐國洲
剪接指導:陳曉東
聲音指導:鄭旭志
美術指導:吳若昀
造型指導:宋涵暉
片頭動畫:吳德淳
音樂:楊琬茜

故事大綱

"當你千方百計想要成為你自己的時候,偏偏就是有人把你認錯,這絕對是最慘的。"

寶妮和米妮(黃姵嘉飾,一人分飾兩角)是一對像到不能再像的雙胞胎。差不多的身高、差不多的體重、差不多的課業與體能表現,讓大家差不多也都忘了,她們的內心可以差很多。至少,這是寶妮目前最大的企圖。

寶妮心儀的男孩子,明明要追她卻陰錯陽差追成妹妹。而籃球隊的新教練只把她當雙胞胎而不把她當獨立的球員看。妹妹的男朋友擺不平妹妹,一直來煩她。寶妮不懂,雙胞胎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,雙胞胎不過是障眼法,雙胞胎也不過就是一般的兩個人,為什麼要被看成一樣呢?兩人明明條件 差不多,為什麼際遇差那麼多?她有自己獨立的存在與價值,為什麼總是不被看見?一個誤會可以困擾兩個人,而一件心事卻不能兩個人分擔,寶妮真是苦惱。

高中的最後一個球季即將來臨,她要澄清誤會、擺脫妹妹、成就獨一無二的自己。球場上的寶妮奮力起跳,爭!爭!爭!她要為自己爭取自己……

劇中人物介紹

寶妮:17 歲。
雙胞胎中的姊姊,愛打籃球的高中女生。個性有點倔、有點酷、有點愛面子,但都是一點點。那種輕微的程度,就像她跟雙胞胎妹妹之間的差距一樣小。她跟妹妹米妮之間的默契好到不能再好,但她卻想要一個絕對瀟灑、絕對獨一無二的自己,因此,拉開與妹妹之間的個體距離,變成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。本篇故事的說書人。

米妮:17 歲。
雙胞胎中的妹妹,只小寶妮五分鐘。雖然只差五分鐘,但米妮對自我價值的認同焦慮就比姊姊少很多。她是個平凡而認真的高中女生,腳踏實地,單純耿直。跟大部分情竇初開的高中生一樣,她對戀愛也有憧憬,但好像就是少一條筋,這使得追求她的男生大吃苦頭。

校花同學:17 歲。
寶妮的同班好同學。風情萬種的女生,在戀愛方面經驗豐富。

優果:17 歲。
自信、活潑、單純而熱情。演講辯論社大將,口才便給、風度翩翩。偏偏就是在喜歡的女生面前揮灑不開。但,腦筋清楚、永不放棄的他,是一個絕對會一直想辦法來克服各種奇怪問題的行動派男孩。

永平:19 歲。
永平是全校年紀最大的學生。他重考過一次,留級的兩次。並非他不認真,而是他來自一個與書本非常遙遠的黑道家庭。他木訥不善交際,不要說是家人,連他自己都知道自己不是混黑道的料子。他也想要好好唸書,卻遇到寶妮與米妮這對活寶。

美嘉:31 歲。
永平的姊姊。非常非常漂亮的女人。自從父母跑路之後,靠著自己的能幹和美貌,一肩扛起家族事業。非常關心永平的學業。

導演的話

電影〈寶米恰恰〉的企劃宗旨,在於製作出一部青春活潑、詼諧可愛的電影。一部讓觀眾看完之後,帶著笑容、愉悅陽光的輕快心情回家的電影。讓年輕的孩子們,知道自己正處在人生多麼有趣而熱血的階段,而較年長的觀眾,也會想起自己年少時期,那種純真、痛快又坦率的淚水與汗水。更重要的是,那段執著於自我探索、自我肯定,在獨立與依賴之間逐漸成熟的過程。我們想製作這樣的電影。

現在的社會因為教育普及,年輕人的就學時間都拉得很長,進入社會的年紀不斷向後推遲,相對的,「青春期」似乎也變得很長。這聽起來似乎很過癮,但學習獨立、跨 越自我的高牆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功課。

劇中的主角寶妮身為雙胞胎,從一出生就有妹妹形影不離的相伴,她們得到雙倍的關愛,同時卻也成為彼此的牽絆。在球場、課業、生活上,她們既能互相支援,當然也就能互相競爭。這個世界不是完美的,縱然寶妮米妮相親相愛,但仍有東西不能分享,更有東西不能一起承擔,這就是成長。不願再與妹妹搭檔的寶妮獨自帶球衝進禁區,意味著自我的解放與自由的爭取,但另一方面,也就是要獨自面對孤獨與不安。林肯(Abraham Lincoln)曾說:「一個人應該為自己的長相負責。」他所指的長相並不是一般所說的外貌,而是一張由內心呈現出來的臉,這張臉,對擁有相同容貌的雙胞胎來說,恐怕是更重要的。

而這就是一個為自己〝爭面皮〞的故事,縱使青春洋溢、熱血奔騰 ,但總還是有它的艱困,但那個年紀不就是如此嗎?跌倒了、再爬起來,這次輸了,就下次贏回來,要超越的,不是旁人,而是自己。

導演介紹

導演、編劇/楊貽茜
1981年出生於臺灣高雄,本身為雙胞胎,高雄中學畢業,曾就讀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,視丘攝影藝術學院。高中時期曾任女籃校隊隊長,代表參加全國高中聯賽(HBL)。2007年取得德國慕尼黑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小提琴演奏大師班文憑(歐洲學制最高學位,等同博士學歷),現就讀臺北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導演組。2006年發表第一篇長篇小說〈純律〉,即獲得皇冠大眾小說獎百萬首獎,為史上最年輕之得主,並獲得觀眾票選第一名。2008年電影劇本〈青釋迦〉,改編自她的原著小說,獲得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劇本獎優等獎。2009年自編自導的短片〈2+1〉 (2009),入選倫敦臺灣電影節Taiwan Cinefest London「臺灣新星」單元,並入圍2009第八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及入圍2010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,2009年電影劇本〈寶米恰恰〉,獲得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劇本獎佳作。

導演/王傳宗
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、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。從大學時代開始,以「金桔粒」為筆名發表影評,以本名拍攝單元劇、連續劇、廣告、MV與紀錄片。主要作品多為公視單元劇,2009年以〈我的阿嬤是太空人〉獲金鐘獎迷你劇集最佳導演、影片、編劇等獎項,2010年首次拍攝台視偶像劇〈我的完美男人〉。

創用 CC 授權條款
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Unported 授權條款授權.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